参观华丰合作社展示厅
彭少兵教授和种植大户田间话春播
以再生稻为主题开展春播对话
南湖网讯(记者 涵旗)春节期间,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彭少兵教授接到正在天门市华丰农业合作社蹲点采访的《农民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何红卫打来的电话,“彭老师,华丰合作社这几年试种了再生稻后,效果很好,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他们想请您来合作社指导一下呢”。
“一听是谈再生稻,立马就有兴趣了,来劲!”,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不等学校正式开学,彭少兵就带领再生稻研究团队成员黄见良、崔克辉、周广生、聂立孝、张国忠六位教授走到天门华丰农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与天门市、沙洋县相关领导、合作社种粮大户共话春播。
华丰农业合作社是湖北省“五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超过8万亩,社员年均收入8万多元,“124人种了3.5万农户的地”的华丰模式曾被誉为现代农业合作社样板。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十佳农民”,他带领社员在连续三年试验的基础上,已经把再生稻种植面积由300亩扩大到1.2万亩连片种植,2017年准备继续调整种植结构,种4万亩再生稻。
彭少兵团队一行抵达华丰合作社后,先后参观了华丰合作社农产品展示厅、土地流转中心、烘干仓储车间、测土配方肥料生产车间、板芯厂、农技推广中心,稻田综合种养基地、循环农业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实地考察华丰合作社再生稻种植的基地平台、实践情况,听取了吴华平理事长介绍华丰稻田综合种养再生稻生产和创新发展情况。吴华平介绍说,“算产量、算米质、算成本,试种的再生稻的效益已经大大超过了本地原有的早、晚稻和中稻+小麦的种植模式。发展再生稻,既符合国家的导向,也兼顾了我们农民的腰包!”
一场以再生稻为主题的春播对话在彭少兵团队专家、华丰合作社和其他慕名而来的种植大户中展开。一方有从实验室推广到田间地头的技术体系,一方有扎在地里试种三年的实践经验,一方有了解情况咨询技术的种植热情,“种再生稻有哪些技术难点”“再生稻生产实践碰到哪些困难”“天门地区适合种植哪些再生稻品种”“能否进一步优化头季机械收割设备”“低洼田怎么种再生稻”“再生稻稳产性怎么样”等问题让这场对话充满“获得感”。种植大户普及了再生稻知识,合作社获得了技术支持,研究团队明确了科研方向。
彭少兵表示,根据华丰合作社的生产需要,今年,该团队将为合作社推荐更合适的再生稻品种,提供再生稻专用肥配方,把合作社再生稻米纳入团队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在社员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上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会把了解到的农民期盼、生产需求带回去,作为未来科研攻关的重点方向。“甚至可以想得更远一点,把华丰合作社的好产品、好技术往国际上推,把农科的大学生带到华丰来开展实践教学,联合培养职业农民”,彭少兵说,“科研团队+合作社可以优势互补、互促共进,一起干些大事情,多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天门市市长庄光明、市委副书记廖鸿韬、副市长张华忠和相关局办、乡镇负责人参加了活动。天门市负责人表示,发展绿色、生态的再生稻是天门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重要措施,希望华中农大加大对天门“三农”发展的创新科技驱动支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程华东、科发院常务副院长关桓达以及《农民日报》、《科技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