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那一段燃情岁月
——校友陈萌山“回家”侧记
在作完“树立终生学习理念”的报告后,陈萌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当年入学时的入学登记表。尘封的记忆被打开,陈萌山动情地告诉大家:当年报的8个志愿全部为农学专业。我为我们专业骄傲!我带着这份热情和学习的成果走向社会,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我认为学农是光荣的,也是伟大的!
此刻,让记忆穿越时空回到陈萌山高考的时间,回到陈萌山走进华农学习的时间,那是一段燃情岁月。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全国27.3万名学子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的首批大学生,迈入人生新的阶段。那一年20岁的陈萌山作为其中一员,从湖北黄梅老家,来到了武汉华中农学院,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2018年,绝大部分是新千年出生的考生参加高考,似乎意义非凡。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在阔别母校近40年后,陈萌山在今年高考后时间里“回家了”。
这次“回家”仅有6个小时,他做了2场报告,并见了老师,会了同学,看了宿舍。临行前,他说“今天很圆满”。
“我们先去看一下主楼吧!” 6月15日15:00,刚刚进入学校西大门,陈萌山就告诉同行人员。这一栋苏式风格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狮子山,见证者过往,也向着将来。岁月的变迁改变了每个人的容颜,可主楼、楼前的水池和台阶,一切都还是陈萌山记忆中的样子。“没变!没变!没变!”陈萌山到达主楼后就感叹道,这个地方是当时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型建筑之一,入学、毕业我们都在这里合影。这里是属于我们华农人的集体记忆。他兴致勃勃地指着楼门楣上的徐特立先生题写的“华中农学院”和大厅里的董必武先生的题词,做起了“讲解员”,向同行的人解释起背后的故事。
陈萌山一行人达到主楼时也见到了正以主楼为背景拍摄毕业照的同学们。“老学长”的回忆其实正在现实里书写。回忆和现实的图景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又怎能不想起自己当年和同学们的燃情岁月呢!
从主楼前拾级而下,陈萌山和大家沿着景园扇形教室、风雨大操场(现第一运动场)、大食堂(现艺术馆)漫步。一路上,陈萌山给大家讲了很多求学期间的故事。“回来都少了个念想”,在博园篮球场旁边,他说班里的同学们对老四栋宿舍楼的感情很深,因已成危房,在前些年已被拆除,现在说起来同学们还都颇为遗憾。
走到自己原来的宿舍楼老二栋(现博园14栋)楼下,陈萌山指着其中一间窗户,讲到“这间就是我住过的宿舍”。他与当年的同学、植科院油菜课题组的周永明教授共同回忆起了40年前7人同住一间宿舍的故事。那个时候宿舍里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连蚊帐都是奢侈品,闷热和蚊虫让人实在难捱。“我和舍友们一个晚上总要被热醒那么两三次”陈萌山说,为了睡好一点,大家便用水一遍遍擦拭凉席,实在不行就跑去冲个凉。他说:“在那求知若渴的年岁和时代里,再苦也是甜。”
陈萌山回到自己曾经的宿舍楼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看来,求学时的艰辛不易反而成了陈萌山和同学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和珍贵记忆。条件的艰苦被获取的知识所冲淡,反而成为了学习之余的一种“调味料”。或许也正在艰苦的环境里,陈萌山和同学们的友谊得以升华。
师恩难忘!1977年到1981年陈萌山在华农读书期间,傅廷栋院士是农学系《育种学》的任课教师。当陈萌山从老同学周永明教授那里得知傅院士正好在办公室时,他坚持要登门拜访老师,虽然离下午16:00的报告开始没有多长时间。
陈萌山一走进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傅院士办公室,傅院士便神秘的对他说:看到活动海报,知道你要回来,我就提前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说完傅院士拿出了一份1979年12月29日的《华中农学院校报》送给了陈萌山。原来,这期校报的第六版刊登了一篇陈萌山求学期间发表的一篇文章,时隔40年,纸张早已发黄,可是当师生一同再读时,却是历久弥香,思绪万千。傅院士说,文章内容现在看来也不过时。这份保存了四十年的特殊礼物,在陈萌山看来,比任何礼物都要贵重。一页纸的分量在陈萌山和恩师傅廷栋院士这里得到了另一种解释。这一份心意足足穿越了近40年的时空,换做任何一位学生,都会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而幸福!
傅廷栋院士向陈萌山展示40年前陈萌山读书期间在校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回到大学,自然少不了学术思想和学术文化的交流。作为“老学生”的陈萌山,为全校科研工作者带来了题为“迈向营养健康新阶段的中国农业”的主题报告,为大家解读自己对于中国农业的思考和体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陈萌山当晚还和同学们见面,畅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话题。他告诉同学们,要带着“问号”学——就是带着问题、带着工作任务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带着“叹号”学——就是带着兴趣学习,与系统学习相结合;带着“加号”学——就是参加、组织集体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并勉励同学们“心中有梦”“梦系祖国”“为梦而搏”。
在他看来,人生有两件事情很奇妙,一个是家乡,一个是母校。“家乡是一个人的生命起点,母校是一个人的社会起点。这两样东西,对你至诚至忠,不离不弃,你成功的时候为你分享,当你困难的时候为你分担。在我的心中,母校仍然是离我最近的圣地,每每回到母校仿佛就是一次人生的加油。我离开母校三十六年,每前进一步,都记住我们老师的教诲,都有母校给我的动力。”
文字:吕瑞凯、竹永丽
摄影:吕瑞凯